重九感兴三首

· 叶颙
黄花白发淡相辉,况是登临近夕晖。 断霭征鸿天共远,落霞孤鹜晚齐飞。 江空云影流无尽,日暮秋光老欲归。 帽落孤峰人已去,草深三径事还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九: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黄花:指菊花。
  • 白发:指年老。
  • 淡相辉:淡淡地相互映衬。
  • 夕晖:夕阳的光辉。
  • 断霭:断断续续的云雾。
  • 征鸿:远行的大雁。
  • 孤鹜:孤独的野鸭。
  • 草深三径:指小径被深草遮掩,比喻隐居的生活。
  • 事还非:事情已经不同往昔。

翻译

黄花与白发淡淡地相互映衬,何况是临近夕阳时分登高望远。 断断续续的云雾中,远行的大雁与天际共远,落霞中孤独的野鸭与晚霞齐飞。 江面空阔,云影流转无尽,日暮时分秋光渐老,似乎欲归。 帽子落在孤峰之上,人已离去,草丛深处的小径,事情已非往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黄花、白发、夕阳、征鸿、落霞等意象,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中“断霭征鸿天共远,落霞孤鹜晚齐飞”一句,以远行的鸿雁和孤独的野鸭,形象地描绘了秋日的寂寥与辽阔。尾联“帽落孤峰人已去,草深三径事还非”则透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变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含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