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斋清乐
衣袂飘飘羽扇轻,草庐潇洒兴怀清。
孤桐调逐秋云杳,老桂香陪夜月明。
附凤攀龙虽寡术,呼鸥唤鹭足寻盟。
兰台一任无声誉,竹帛从教缺姓名。
白石清泉皆属我,黄花翠竹正关情。
日高丈六犹慵起,石枕松风梦未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衣袂(yī mèi):衣袖。
- 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 草庐:简陋的房屋,常指隐士的居所。
- 孤桐:孤独的桐树,此处指琴。
- 老桂:古老的桂树。
- 附凤攀龙:比喻依附权贵或攀附高位。
- 呼鸥唤鹭:呼唤海鸥和鹭鸟,指与自然和谐相处。
- 兰台:古代官署名,此处指官场。
- 竹帛: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绢帛,此处指史书。
- 黄花:菊花。
- 翠竹:青翠的竹子。
- 慵起(yōng qǐ):懒得起床。
- 石枕:用石头制成的枕头。
- 松风:松林中的风。
翻译
衣袖飘飘,手持轻羽扇,草庐中潇洒自在,心怀清雅。 琴声悠扬,随秋云远去,老桂树的香气与夜月相映成辉。 虽无攀附权贵之术,却能呼唤海鸥鹭鸟,与自然结盟。 官场声誉任其无声,史书上姓名缺失也无妨。 白石清泉皆归我所有,黄花翠竹正是我所关心。 日已高照,仍懒得起身,石枕伴着松风,梦中未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清雅脱俗的情怀。通过“衣袂飘飘”、“羽扇轻”等意象,展现了隐士的潇洒风姿。诗中“孤桐调逐秋云杳,老桂香陪夜月明”一句,以琴声和桂香为媒介,表达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后句“附凤攀龙虽寡术,呼鸥唤鹭足寻盟”则体现了隐士不慕权贵,而愿与自然为伴的高洁情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隐士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