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八月二十二夜梦宿山寺与僧讲道论诗不觉夜分僧赋一联云鹤向白云栖处宿僧从青嶂影边归觉而微改其句足成一律云

· 叶颙
天风吹梦过招提,瘦策迢迢扣夕扉。 鹤拣白云枝上宿,僧从青嶂月边归。 杉松韵古调清乐,苔藓痕深染敝衣。 多谢山灵能念旧,此心焉敢忘烟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未八月二十二夜:指某年的八月二十二日夜晚。
  • 梦宿山寺:在梦中住宿在山中的寺庙。
  • 讲道论诗:讨论宗教教义和诗歌。
  • 不觉夜分:不知不觉中夜已深。
  • 鹤向白云栖处宿:鹤选择在白云缭绕的地方栖息。
  • 僧从青嶂影边归:僧人从青山的阴影边归来。
  • 觉而微改其句:醒来后稍作修改那句诗。
  • 足成一律:补充完整成为一首诗。
  • 天风吹梦过招提:天风将梦境吹送到寺庙。
  • 瘦策迢迢扣夕扉:拄着拐杖远道而来敲响傍晚的门扉。
  • 杉松韵古调清乐:杉树和松树的声音如同古老的曲调,清幽悦耳。
  • 苔藓痕深染敝衣:苔藓的痕迹深深地印在破旧的衣服上。
  • 多谢山灵能念旧:感谢山中的神灵还记得旧情。
  • 此心焉敢忘烟霏:这份心意怎敢忘记山中的云雾。

翻译

在乙未年八月二十二日的夜晚,我梦见自己住在山中的寺庙里,与僧人讨论宗教和诗歌,不知不觉中夜已深。僧人赋了一联诗:“鹤向白云栖处宿,僧从青嶂影边归。”醒来后,我稍作修改这句诗,并补充完整成为一首诗。

天风将我的梦境吹送到寺庙,我拄着拐杖远道而来敲响傍晚的门扉。鹤选择了白云缭绕的地方栖息,僧人从青山的阴影边归来。杉树和松树的声音如同古老的曲调,清幽悦耳,苔藓的痕迹深深地印在破旧的衣服上。感谢山中的神灵还记得旧情,这份心意怎敢忘记山中的云雾。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描绘了一幅山中寺庙的幽静景象。诗中“鹤向白云栖处宿,僧从青嶂影边归”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又体现了僧人生活的宁静与超脱。后文通过对杉松、苔藓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幽深静谧的氛围。结尾处对山灵的感谢,表达了对自然与宗教生活的深切向往和不忘初心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宗教哲理的深刻理解。

叶颙

元明间金华府金华人,字景南,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