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鸭谣

阿侬手挽竹枝弓,射鸭绿杨湖水东。 三三五五似学武,一箭误中双飞鸿。 前船唱歌后船哭,月黑湖中夜潜伏。 东海健儿不敢过,人命几如几上肉。 老翁入县前致词,夜夜全家犹野宿。 丁宁门户且勿开,明朝又怕官军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阿侬:古代吴语中的“我”。
  • 射鸭:古代的一种水上娱乐活动,用弓箭射水中的鸭子。
  • 绿杨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三三五五:形容人们成群结队。
  • 双飞鸿:指两只一起飞翔的大雁。
  • 东海健儿:指东海一带的勇士。
  • 几如几上肉:比喻生命极为脆弱,如同案板上的肉。
  • 老翁:年老的男子。
  • 入县:进入县城。
  • 致词:说话,表达意见。
  • 丁宁:反复嘱咐。
  • 官军:官方的军队。

翻译

我手持竹弓,在绿杨湖的东岸射鸭。三五成群的人们仿佛在学武,一箭不慎射中了两只飞翔的大雁。前行的船上歌声悠扬,而后行的船上却传来哭泣声,在月色昏暗的湖中夜晚潜伏。东海的勇士们不敢轻易经过这里,人的生命在这里显得如此脆弱,如同案板上的肉。老翁进城前表达了他的担忧,他们全家夜里仍在野外露宿。他反复嘱咐家人晚上不要开门,因为第二天又怕官军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通过射鸭这一活动,展现了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不安。诗中“三三五五似学武”反映了人们为了自保而学习武艺的情景,而“人命几如几上肉”则深刻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助。老翁的担忧和嘱咐,更是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官军到来的恐惧和对安全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