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子云袖诗见过且笃叙先祭酒与先人同朝之雅意甚古用韵为谢

· 牟巘
白发祭酒公,仪刑古君子。 多士所共敬,岂独桑与梓。 吾翁幸同朝,辇路时并辔。 流风日以邈,追慨徒倚徙。 子云笃世谊,朅来自槜李。 念我一破庐,落落荒城址。 遗以五朵云,置之五云里。 我是老祠官,未忘镜湖水。 握手更细论,书味渊以旨。 嘉问有青衿,十载诗千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戚子云: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袖诗:携带诗作。
  • 笃叙:深切地叙述。
  • 先祭酒:已故的祭酒,祭酒是古代官职,负责祭祀时主持仪式。
  • 同朝:在同一个朝代为官。
  • 仪刑:仪态和刑罚,这里指古代君子的风范。
  • 桑与梓:桑树和梓树,常用来比喻家乡或故乡。
  • 辇路:古代皇帝车驾所经之路,这里指同朝为官时的道路。
  • 并辔:并排骑马,比喻同朝为官。
  • 流风:流传下来的风气或风范。
  • :遥远。
  • 倚徙:徘徊,犹豫不决。
  • 世谊:世代交情。
  • 朅来:来到。
  • 槜李: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 破庐:破旧的房屋。
  • 五朵云:比喻美好的诗文。
  • 祠官:负责祭祀的官员。
  • 镜湖水:镜湖的水,镜湖是地名,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家乡或心之所系之地。
  • 细论:详细讨论。
  • 书味:书中的意味。
  • 渊以旨:深远而有深意。
  • 嘉问:美好的询问或问候。
  • 青衿:古代学子所穿的青色衣服,这里指学子。
  • 诗千纸:形容诗作非常多。

翻译

白发苍苍的祭酒公,他的风范如同古代的君子,许多人都尊敬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家乡的象征。我的父亲有幸与他同朝为官,在皇帝的车驾所经之路上常常并排骑马。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已经远去,我只能在回忆中徘徊。

戚子云深切地叙述了与先祭酒的世代交情,他从槜李来到这里。他想到我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屋,位于荒废的城址之中。他赠给我五篇如云般美好的诗作,将我置于五云之中。我虽然是个老祠官,但心中始终忘不了镜湖的水。

我们握手更详细地讨论,书中的意味深远而有深意。他美好的问候中,有一个穿着青色衣服的学子,十年来写下了千纸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先祭酒和父亲同朝为官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先祭酒风范的敬仰。诗中“白发祭酒公,仪刑古君子”一句,即是对先祭酒高尚品格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对戚子云的描述,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学问和诗歌的热爱,以及对后辈学子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学问和诗歌的珍视。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