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锡入闽省觐

· 牟巘
吾友邓善之,从游多佳士。 其间最妙龄,英英有吕子。 虚中风寒处,子独钟秀美。 忆昨初过我,丰度如冰峙。 不肯逐利名,惟耽玩文史。 闭门肆探讨,往往穷日晷。 刻意逗幽深,飞辨摘讹记。 我欲浚其源,融液会众理。 何事遽索去,明发事行李。 八咏须恣游,三山亦甚邃。 人生著綵衣,侍官真乐只。 行当拜家庆,亲颜为渠喜。 非复旧阿蒙,有子能如此。 便可置膝下,家室勿轻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中:指内心。
  • 风寒:比喻外界的艰难困苦。
  • 钟秀美:特别出众,有才华。
  • 冰峙:像冰一样坚定不动摇。
  • 耽玩:沉醉,爱好。
  • 穷日晷:整天,从早到晚。
  • 飞辨:迅速而有力的辩论。
  • 讹记:错误,差错。
  • 浚其源:深入挖掘根源。
  • 融液:融合,融会贯通。
  • 明发:天明出发。
  • 八咏:指八种吟咏,泛指吟咏。
  • 三山: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指福建的山。
  • 綵衣:彩色的衣服,指官服。
  • 家庆:家庭的喜庆之事。
  • 亲颜:父母的面容。
  • 阿蒙:指平庸无能的人。

翻译

我的朋友邓善之,与他交往的都是优秀的人才。其中最年轻有为的,就是英俊的吕子。在内心的风寒之处,吕子独独显得特别出众。记得你初次来访我时,你的风度坚定如冰。你不追求名利,只沉醉于文史之中。闭门深入探讨,常常从早到晚。你刻意追求深奥,迅速有力地辩论,指出错误。我想深入挖掘你的思想根源,融会贯通众理。为何突然决定离开,天明就要启程。在八咏中尽情游玩,三山之地也非常幽深。人生穿上官服,侍奉官职真是快乐。你将回家庆祝,父母的面容会因你而欢喜。不再是旧日的平庸之辈,你的儿子能有如此成就。你可以安心留在膝下,不要轻视家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年轻才俊吕子的交往,赞美了吕子的才华和品格。诗中,“虚中风寒处,子独钟秀美”一句,既表现了吕子在艰难环境中的出众,也体现了作者对其的赞赏。后文通过对吕子不慕名利、沉醉文史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其高尚的品格。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吕子即将离去的惋惜,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家庭情感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对才子的推崇和对家庭情感的珍视。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