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感兴二十五首

金陵旧长安,谯郡今丰沛。 吴州对楚山,二水相萦带。 团团清淮月,久落青天外。 长江穴岷峨,奔迫走吴会。 一朝金翅飞,万丈铁锁碎。 列郡空崚嶒,故国馀丛荟。 升高望中原,极目了河岱。 大运有奔沦,兴废更百代。 客行秋风早,中路乏资贷。 归寻旧蓑笠,独钓吾邦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今南京市。
  • 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
  • 丰沛:指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今江苏省沛县。
  • 吴州:泛指吴地,今江苏省一带。
  • 楚山:楚地的山,今湖北省一带。
  • 二水:指长江和汉水。
  • 萦带:环绕。
  • 清淮月:指淮河上的月亮。
  •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均位于四川省。
  • 吴会:指吴地和会稽,今江苏省和浙江省一带。
  • 金翅:神话中的鸟,这里比喻强大的力量。
  • 铁锁:指三国时期吴国为阻挡晋军而设置的铁链。
  • 崚嶒:形容山势高耸。
  • 丛荟:形容草木茂盛。
  • 河岱:指黄河和泰山。
  • 大运:指天命,国家的命运。
  • 奔沦:指变迁。
  • 百代:很多代。
  • 资贷:资助,帮助。
  • 蓑笠:蓑衣和斗笠,农民的雨具。
  • :急流。

翻译

金陵曾是古代的长安,谯郡如今如同汉高祖的丰沛。吴地的州县与楚地的山峦相对,长江和汉水相互环绕。圆圆的淮河月,久已落向青天之外。长江源自岷山和峨眉山,急速奔向吴地和会稽。一旦强大的力量飞来,万丈铁链也会破碎。各郡县空有高耸的山峰,故国之地只剩下茂盛的草木。登高远望中原,目光穿透了黄河和泰山。国家的命运不断变迁,兴衰更迭经历了无数代。旅客在秋风中早早出发,中途缺乏资助。归来寻找旧时的蓑衣和斗笠,独自在我乡的急流中垂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金陵、谯郡等地的地理与历史背景,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典故,如“金陵旧长安”、“谯郡今丰沛”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清淮月”、“长江穴岷峨”,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最后,诗人以归隐田园、垂钓自娱的愿望作结,透露出对纷扰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