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 白朴
千古神州,一旦陆沉,高岸深谷。梦中鸡犬新丰,眼底姑苏麋鹿。少陵野老,杖藜潜步江头,几回饮恨吞声哭。岁暮意何如,快秋风茅屋。 幽独。疗饥赖有商芝,暖老尚须燕玉。白璧微瑕,谁把闲情拘束。草深门巷,故人车马萧条,等闲瓢弃樽无绿。风雨近重阳,满东篱黄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陆沉:比喻国土沦陷。
  • 新丰:古地名,此处指新丰鸡犬,比喻旧时熟悉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 姑苏麋鹿:指苏州的麋鹿,比喻旧时的景象。
  • 少陵野老:指杜甫,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 杖藜:拄着藜杖,藜是一种植物,其茎可做拐杖。
  • 潜步:悄悄地走。
  • 饮恨:含恨。
  • 吞声:不敢出声。
  • 岁暮:年末。
  • 幽独:孤独。
  • 疗饥:解饿。
  • 商芝:商山的芝草,此处泛指食物。
  • 暖老:使老人感到温暖。
  • 燕玉:燕地的玉,此处泛指贵重物品。
  • 白璧微瑕:比喻美好的事物有些小缺点。
  • 草深门巷:形容门巷荒凉,杂草丛生。
  • 故人车马萧条:形容故人稀少,车马冷清。
  • 等闲:轻易,随便。
  • 瓢弃樽无绿:形容贫困,酒器中没有酒。
  • 风雨近重阳:形容重阳节将近,天气多风雨。
  • 东篱: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隐居的地方。
  • 黄菊:黄色的菊花,常用来象征秋天和晚年的凄凉。

翻译

千古神州,一旦国土沦陷,高岸变为深谷。梦中见到新丰的鸡犬,眼前却是苏州的麋鹿。我这少陵野老,拄着藜杖悄悄走到江头,几次含恨不敢出声地哭泣。年末的心情如何,就像秋风中的茅屋一样凄凉。

孤独地生活。解饿依赖商山的芝草,温暖老人还需燕地的玉。白璧虽好却有微瑕,谁能束缚住闲情。草丛深处的门巷,故人的车马稀少冷清,轻易地酒器中就没有酒了。风雨将近重阳节,满东篱都是黄色的菊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国土沦陷后的凄凉景象和个人的孤独感受。通过“新丰鸡犬”与“姑苏麋鹿”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诗中“少陵野老”的形象,深刻反映了诗人的悲愤与无助。末句以“风雨近重阳,满东篱黄菊”作结,既点明了时节,又象征了诗人的晚年凄凉和对故国的深深思念。

白朴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