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送别图题送周平叔之通州丞
福山苍苍倚天碧,狼山巉巉生铁色。两山当江作海门,力尽神鞭驱不得。
沧波万里从西来,楚尾吴头天一壁。阴风转地鲸怒翻,黑雾连空龙起立。
来舟去楫不敢动,袖手傍观唯叹息。扶桑浴日飞上天,百怪潜消杳无迹。
水光镜净山亦佳,目送云帆高百尺。青霄要路君既官,白首穷途我犹客。
烟中隐隐见孤城,令我思乡心转剧。《骊驹》歌罢将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苍:形容山色深青。
- 巉巉(chán chán):形容山势险峻。
- 力尽神鞭驱不得:比喻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移动山岳。
- 楚尾吴头: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楚国的尾部和吴国的头部。
- 阴风转地:形容风势强烈。
- 鲸怒翻:比喻波涛汹涌。
- 龙起立:比喻波涛如龙腾起。
-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神木,太阳升起的地方。
- 杳无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 水光镜净: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 云帆:高大的帆船。
- 白首穷途:形容年老而境遇困顿。
- 骊驹:古代指良马,这里指离别的歌。
翻译
福山苍苍,倚天而碧,狼山险峻,如生铁之色。两山夹江,形成海门,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移动山岳。 万里沧波从西而来,楚尾吴头,天际一壁。阴风猛烈,波涛如鲸怒翻,黑雾连空,波涛如龙腾起。 来往的船只不敢轻动,旁观者只能袖手叹息。扶桑之地,太阳飞升上天,百怪潜消,无影无踪。 水光如镜,山景亦佳,目送高大的帆船远去。你既已官至青霄要路,而我仍是白首穷途的旅人。 烟雾中隐约可见孤城,使我思乡心更剧。离别的歌声罢,我将如何,只能倚杖江南,望向江北。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山水为背景,描绘了长江的雄伟与波涛的汹涌。通过对福山和狼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与人的渺小。诗中“力尽神鞭驱不得”一句,既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奈的感慨。后文通过对江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旅途的孤寂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成廷圭的其他作品
- 《 河南陆思颜两举不第隐于南浔以医卜治生作诗赠之 》 —— [ 元 ] 成廷圭
- 《 送孔士瞻宪史考满归曲阜 》 —— [ 元 ] 成廷圭
- 《 寄湖州乌雅太守时有福建参政之除 》 —— [ 元 ] 成廷圭
- 《 同张仲举宿寒桥 》 —— [ 元 ] 成廷圭
- 《 题苏文仲中宣使宝善斋 》 —— [ 元 ] 成廷圭
- 《 再次韵 》 —— [ 元 ] 成廷圭
- 《 夜思 》 —— [ 元 ] 成廷圭
- 《 简江西宋子与令尹杨翼之李斯立二先生 》 —— [ 元 ] 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