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门巷唯苔藓,谁言不称贫。 台闲人下晚,果熟鸟来频。 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 残蔬得晴后,又见一番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苔藓(tái xiǎn):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
  • 称贫:自称贫穷。
  • 石脉:石头上的纹理,此处指石头缝隙。
  • 松枝:松树的枝条。
  • 离尘:远离尘嚣,指松树生长在清静之地。
  • 残蔬:剩余的蔬菜。

翻译

门前的巷子里长满了苔藓,谁说这不是贫穷的象征呢? 傍晚时分,人们渐渐离开,果子成熟了,鸟儿频繁地飞来。 石头缝隙中似乎潜藏着水源,松树枝条静静地远离了尘嚣。 雨后天晴,剩余的蔬菜又展现出一番新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贫穷的秋日景象。诗人通过对门巷苔藓、傍晚人散、果熟鸟来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残蔬得晴后的新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也隐喻了生活的希望和新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