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九疑

浮生犹役役,未得便寻真。 白日如无路,青山岂有人。 烟收遥岫小,雨过晚川新。 倚杖何凝望,中宵梦往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役役:形容劳苦不息。
  • 寻真:寻求真理或本真。
  • (xiù):山洞,这里指山峰。
  • 倚杖:拄着拐杖。
  • 中宵:半夜。

翻译

人生依旧劳碌不息,尚未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白日仿佛无路可走,青山之中难道还有人烟? 烟雾散去,远处的山峰显得更加渺小,雨过之后,晚上的河流显得格外清新。 我拄着拐杖,凝望着远方,夜半时分,梦境中频繁地回到往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劳碌和寻求真理的感慨。诗中,“浮生犹役役”描绘了人生的忙碌和无常,而“未得便寻真”则透露出诗人对真理的渴望和追求。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白日如无路”和“青山岂有人”,增强了诗的意境和哲理。最后两句“倚杖何凝望,中宵梦往频”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情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深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