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处州韦使君新开南溪

地里光图谶,樵人共说深。 悠然想高躅,坐使变荒岑。 疏凿因殊旧,亭台亦自今。 静容猿暂下,闲与鹤同寻。 转旆驯禽起,褰帷瀑溜侵。 石稀潭见底,岚暗树无阴。 跻险难通屐,攀栖称抱琴。 云风开物意,潭水识人心。 携榼巡花遍,移舟惜景沈。 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拼音

所属合集

#溪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图谶(chèn):古代预测吉凶的图籍或预言。
  • 高躅(zhú):高尚的行为或事迹。
  • 疏凿:开凿,疏通。
  • 殊旧:与旧时不同。
  • 褰帷(qiān wéi):拉开帷幕。
  • 瀑溜:瀑布。
  • 跻险:攀登险峻之地。
  • (jī):木底鞋,泛指鞋。
  • (kē):古代盛酒的器具。

翻译

地里的光芒和图谶预示着吉祥,樵夫们都在谈论这里的深邃。 我悠然地想象着高尚的事迹,坐在这里,让荒凉的山岭变得生机勃勃。 这里的疏浚和开凿与旧时不同,亭台楼阁都是现代的风格。 在静谧中,猿猴暂时下来,我闲适地与鹤一同寻觅。 转动的旗帜使驯服的鸟儿飞起,拉开帷幕,瀑布的水流侵入视线。 石头稀疏,潭水清澈见底,山岚暗淡,树木无荫。 攀登险峻之地难以穿上木屐,攀爬时我抱着琴。 云和风开启了万物的意境,潭水似乎能识透人心。 带着酒器遍访花丛,移舟时惋惜美景的消逝。 世人嫌恶山水偏僻,谁会陪伴我吟咏谢公的诗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南溪新开之地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诗中,“图谶”和“樵人”的谈论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色彩,而“疏凿”和“亭台”则展现了新开之地的现代气息。作者通过“猿暂下”、“鹤同寻”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瀑溜侵”、“潭见底”等细腻描写,展现了南溪的清新与幽深。结尾处,作者以“谢公吟”自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