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 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 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静意:高尚而宁静的心境。
  • 衡茅:指简陋的茅屋。
  • 白菌:白色的菌类植物。
  • 青匏:绿色的葫芦。
  • 中宵:半夜。

翻译

谁说高尚宁静的心境,与简陋的茅屋有何不同? 竹林中冷清,人们离开了洞穴,天晴时鹤飞出了巢穴。 深深的篱笆里藏着白色的菌类,荒凉的藤蔓上露出了绿色的葫芦。 多少次见到半夜的月亮,清冷的光辉从树梢上洒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田园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中的“高静意”与“衡茅”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文通过对竹林、鹤巢、白菌、青匏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最后一句“清光坠树梢”更是以月光为媒介,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