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

· 吕温
结构池梁上,登临日几回。 晴空交密叶,阴岸积苍苔。 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 振衣生羽翰,高枕出尘埃。 齐物鱼何乐,忘机鸟不猜。 闲销炎昼静,选胜火云开。 僻远宜孱性,优游赖废材。 愿为长泛梗,莫作重然灰。 守道穷非过,先时动是灾。 寄言徐孺子,宾榻旦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构:这里指建筑物的构造。
  • 登临:登高望远。
  • 晴空:晴朗的天空。
  • 阴岸:背阴的岸边。
  • 苍苔:青苔。
  • 爽气:清新的空气。
  • 振衣:整理衣裳,比喻振作精神。
  • 羽翰:羽毛,比喻轻盈自由。
  • 高枕:高高的枕头,比喻无忧无虑。
  • 尘埃:尘土,比喻世俗的烦恼。
  • 齐物:庄子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平等。
  • 忘机:忘却机巧之心,指超脱世俗的心境。
  • 孱性:柔弱或懦弱的性格。
  • 优游:悠闲自得。
  • 废材:无用之材,自谦之词。
  • 泛梗:漂浮的木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然灰:燃烧后的灰烬,比喻彻底毁灭。
  • 守道:坚守道德原则。
  • 先时:预先,提前。
  • 徐孺子: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 宾榻:宾客的床榻,比喻接待宾客的地方。

翻译

在池塘上的桥梁上建造新亭,每天登高望远几次。晴朗的天空下,密叶交错,背阴的岸边积满了青苔。清新的空气中充满了凉爽,四面八方吹来清风。整理衣裳,仿佛生出了羽毛,高枕无忧,远离了尘世的烦恼。庄子的齐物思想让我觉得鱼儿快乐,忘却机巧之心让鸟儿不会猜疑。闲暇消磨了炎热的白昼,选择在火云开放时寻找胜景。偏远之地适合柔弱的性格,悠闲自得依赖于无用之材。宁愿像漂浮的木梗一样长漂,也不要像燃烧后的灰烬那样彻底毁灭。坚守道德原则,即使穷困也不是过错,但提前行动却可能带来灾难。寄语给徐孺子,宾客的床榻上,我仍在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新亭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晴空交密叶”、“爽气中央满”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齐物”、“忘机”等哲学思想的引用,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吕温

吕温

唐河中人,字和叔,一字化光。吕渭子。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次年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能文,一时流辈咸推尚。与王叔文厚善,迁左拾遗。二十年,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比还,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温独免,进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旋与羊谔等谋逐宰相李吉甫,宪宗怒贬道州刺史,徙衡州,卒。有集。 ► 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