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公上白帝城

· 杜甫
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 落构垂云雨,荒阶蔓草茅。 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 坐接春杯气,心伤艳蕊梢。 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 莫问东流水,生涯未即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构:指建筑物因年久失修而显得破败。
  • 荒阶:荒废的台阶。
  • 蔓草茅:蔓延的野草和茅草。
  • 柱穿:柱子上穿透的洞。
  • 蜂溜蜜:蜜蜂在柱洞中筑巢酿蜜。
  • 栈缺:栈道的缺口。
  • 燕添巢:燕子在缺口处添加新的巢穴。
  • 春杯气:春天的酒杯中散发出的香气。
  • 艳蕊梢:艳丽花朵的尖端。
  • 英灵:英勇的灵魂,这里指逝去的英雄或亲友。
  • 过隙:比喻时间流逝迅速,如同白驹过隙。
  • 宴衎:欢乐的宴会。
  • 投胶:比喻情谊深厚,如同胶漆相投。
  • 生涯:生活,人生的道路。

翻译

这座古堂保存着古老的样式,站在城上可以俯瞰江边的郊野。 建筑已经破败,仿佛要被云雨压垮,荒废的台阶上长满了野草和茅草。 柱子上穿透的洞里,蜜蜂在酿蜜,栈道的缺口处,燕子在添筑新巢。 坐在这里,春天的酒杯中香气四溢,心中却为艳丽花朵的凋零而感伤。 英勇的灵魂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欢乐的宴会中,我们希望情谊能如胶漆般深厚。 不要问东去的流水,我的生活还未到抛却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帝城古堂的荒凉景象,通过对城上俯瞰的江郊、破败的建筑、荒废的台阶以及自然界中蜜蜂和燕子的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诗中“英灵如过隙”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英雄或亲友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面对东去的流水,也未曾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邃与厚重。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