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五首

·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兴:抒发情感,排遣忧思。
  • 异方:不同的方向,这里指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 避寇:躲避盗贼或战乱。
  • 柴门:简陋的门,指家。
  • 虎狼:比喻凶猛的敌人或危险。

翻译

我整日整夜都在忧愁,我的几个弟弟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不知道他们是生是死,更不用说他们要走的漫漫长路了。 因为躲避盗贼而分散,饥寒交迫的景象永远在眼前。 难道我没有家可以回去吗?想要出门却又害怕外面的虎狼。 抬头看着云中的大雁,连禽鸟都有自己的队伍和方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杜甫对分散在各地的弟弟们的深切忧虑和思念。诗中,“我今日夜忧”直抒胸臆,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通过“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等句,描绘了战乱时期人们流离失所、生死未卜的悲惨境遇。后两句以“柴门”与“虎狼”对比,既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又揭示了外界的险恶。最后以雁行作结,暗喻诗人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时也反衬出人世间的离散无常。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深沉的家国情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