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功

· 杜甫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将汨没同。 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 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 寄语北来人,后来莫悤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泥功:指在泥泞中劳作的辛苦。
  • 青泥:指泥泞的道路。
  • 版筑:古代建筑方法,指用木板夹土筑墙。
  • 劳人功:指辛苦的劳作。
  • 道途永:指道路漫长。
  • 汨没:沉没,消失。
  • 铁骊:黑色的马,这里指白马被泥泞染黑。
  • 哀猿:指悲鸣的猿猴。
  • 透却坠:指猿猴因悲鸣而坠落。
  • 死鹿力所穷:指鹿因力竭而死。
  • 悤悤:匆忙,急促。

翻译

早晨行走在青泥之上,傍晚仍在青泥之中。 泥泞不是一时形成的,版筑劳作辛苦人。 不畏惧道路的漫长,竟与沉没无异。 白马变成了铁骊,小儿变成了老翁。 悲鸣的猿猴因悲鸣而坠落,力竭的鹿最终死去。 寄语北来的人们,后来的不要匆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艰辛和时间的无情。诗中通过“青泥”、“版筑”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劳作的辛苦和道路的艰难。后半部分通过“白马变铁骊”、“小儿成老翁”等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人寄语北来的人们,提醒他们不要匆忙,要珍惜时间,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