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读经
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
及此斋心暇,翛然与道俱。
散材诚独善,正觉岂无徒。
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
息阴惭蔽芾,讲义得醍醐。
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
偃草怀君子,移风念啬夫。
翳桑俄有绩,宿麦复盈租。
圆寂期超诣,凋残幸已苏。
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
几日遵归辙,东菑殆欲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郡斋:郡守的府邸。
- 柔翰:指文笔。
- 斋心:指心境宁静,专心致志。
- 翛然:自然超脱的样子。
- 散材:指不务正业的人。
- 正觉:佛教语,指正确的觉悟。
- 半偈:佛教语,指不完整的偈语。
- 莲生水:比喻清净纯洁。
- 幽香:淡淡的香气。
- 桂满炉:指桂花的香气充满房间。
- 息阴:指在树荫下休息。
- 蔽芾:指树木茂盛,遮蔽阳光。
- 讲义:指讲解佛经的义理。
- 醍醐:佛教语,指最高的智慧。
- 桃源客:指隐居的人。
- 身撄:指身受。
- 竹使符:指官员的印信。
- 华夷:指中原与边疆。
- 参吏事:指参与官府的事务。
- 巴汉:指巴蜀和汉中地区。
- 混州图:指混乱的州县地图。
- 偃草:指草木倒伏。
- 移风:指改变风俗。
- 啬夫:指节俭的人。
- 翳桑:指桑树的阴影。
- 宿麦:指隔年的麦子。
- 圆寂:佛教语,指僧人去世。
- 超诣:指达到很高的境界。
- 凋残:指衰败。
- 解空:佛教语,指理解空性。
- 囊不智:指不明智的行为。
- 灭景谷:指消失的山谷。
- 遵归辙:指遵循归途。
- 东菑:指东边的田地。
- 殆欲芜:指几乎要荒芜。
翻译
壮年时未能济世救物,误以文笔为儒者。 如今心境宁静,与道自然相融。 虽是不务正业之人,但有正确的觉悟,岂无同道。 半句偈语如莲生于水,幽香桂花满室。 在树荫下休息,惭愧于茂盛的遮蔽,讲解佛经义理得到最高智慧。 如同隐居之人,身受官员印信。 中原与边疆参与官府事务,巴蜀汉中地区州县地图混乱。 草木倒伏怀念君子,改变风俗思念节俭之人。 桑树阴影下忽然有所成就,隔年麦子又丰收。 期待达到高境界,衰败之后幸已复苏。 理解空性却行为不明智,消失的山谷多么愚蠢。 几日遵循归途,东边的田地几乎要荒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佛教哲理的追求。诗中,“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济世理想的遗憾。随后,诗人通过“斋心暇,翛然与道俱”展现了自己在宁静中与道相融的心境。诗中多次使用佛教术语,如“正觉”、“半偈”、“醍醐”等,显示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向往。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偃草”、“翳桑”等,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