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六飞回玉辇,双树谒金仙。 瑞鸟呈书字,神龙吐浴泉。 净心遥證果,睿想独超禅。 塔涌香花地,山围日月天。 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飞:指天子之车。
  • 玉辇:皇帝乘坐的车。
  • 双树:指寺庙中的两棵树,常用来象征佛教。
  • 金仙:指佛。
  • 瑞鸟:象征吉祥的鸟。
  • 神龙:传说中的神兽。
  • 浴泉:沐浴用的泉水。
  • 净心:清净的心灵。
  • 證果:佛教术语,指修行达到的果位。
  • 睿想:深远的思考。
  • 超禅:超越禅定。
  • 塔涌:塔中涌出。
  • 香花地:充满香气的花地。
  • 梵音:佛教音乐。
  • 迎漏:迎接黎明。
  • 空乐:佛教中的无上快乐。
  • 仁寿:长寿。
  • 法镜:佛教中用来比喻佛法,能照见一切。

翻译

皇帝的车驾回转,来到寺庙中参拜佛像。吉祥的鸟儿展示着书写的文字,神龙从沐浴的泉水中吐出。清净的心灵遥望修行的果位,深远的思考独自超越禅定。塔中涌出香气四溢的花朵,山峦环绕着日月之天。佛教音乐迎接黎明的到来,无上的快乐依附在云端。今日登上长寿之地,长久地观察佛法之镜的圆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参拜寺庙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佛教的神秘与庄严。诗中“瑞鸟呈书字,神龙吐浴泉”等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诗人通过对“净心遥證果,睿想独超禅”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教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仰。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