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陆肱往太原

· 李频
并州非故国,君去复寻谁。 猃狁方为寇,嫖姚正用师。 戍烟来自号,边雪下无时。 更想经绵上,应逢禁火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并州:古代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 故国:指故乡或原来的居住地。
  • 猃狁(xiǎn yǔn):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常被视为边疆的威胁。
  • 嫖姚:形容军队行动迅速,这里指军队。
  • 戍烟:边疆戍楼上升起的烟,象征战争或边防。
  • 禁火期:指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的习俗。

翻译

并州并非你的故乡,你去了还能找谁相伴。 猃狁族正成为边疆的威胁,嫖姚般的军队正在用兵。 边疆的戍楼上升起了烽烟,边地的雪下得没有定时。 更想你经过绵山时,应该会遇到寒食节的禁火期。

赏析

这首诗是李频送别友人陆肱前往太原的作品。诗中,李频表达了对友人离乡背井的关切与不舍,同时也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和荒凉景象。通过“猃狁方为寇,嫖姚正用师”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边疆的战事频繁,而“戍烟来自号,边雪下无时”则进一步以边疆特有的景象,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最后,诗人想象友人经过绵山时,正值寒食节,禁火期的习俗更增添了一丝哀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