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侯竹亭

· 牟融
曾向幽亭一榻分,清风满座绝尘氛。 丹山凤泣钩帘听,沧海龙吟对酒闻。 漠漠瞑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湘云。 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à):古代的一种坐卧用具。
  • 尘氛:尘世的气氛。
  • 丹山凤泣:比喻珍贵的音乐或美好的事物。
  • 钩帘:挂帘。
  • 沧海龙吟:比喻宏大的声音或深远的意境。
  • 漠漠:形容烟雾弥漫或景色模糊。
  • 瞑阴:昏暗的阴影。
  • 砌月:映在台阶上的月光。
  • 盈盈:形容水清澈。
  • 寒翠:指寒冷中显得更加翠绿的植物。
  • 湘云:湘江上的云雾,这里指水气。
  • 岁寒:指严冬。
  • 王猷:人名,可能指的是王羲之,东晋时期的书法家。
  • 此君:这里指竹子。

翻译

曾经在幽静的亭子里共享一张床榻,清风满座,尘世的喧嚣尽消。 珍贵的音乐如凤凰泣于丹山,透过挂帘传来,宏大的声音如龙吟在沧海,对酒时听闻。 烟雾弥漫,昏暗的阴影笼罩着台阶上的月光,清澈的水气在寒冷中显得更加翠绿,动摇着湘江上的云雾。 在严冬中,高尚的节操有谁能识,唯有王羲之爱这竹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陈侯竹亭中的幽静体验,通过“丹山凤泣”和“沧海龙吟”等意象,展现了音乐和自然美景的深远意境。诗中“漠漠瞑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湘云”一句,以朦胧的夜景和清澈的水气,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感。结尾提到“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表达了对竹子坚韧品质的赞美,以及对王羲之高洁情操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牟融

唐人。德宗、宪宗间在世。隐居学道,终身未仕。以诗名,尤擅七律,诗风清丽闲雅,时有佳句。与诗人张籍、韩翃、欧阳詹、朱庆馀等均有唱和。有集。 ► 69篇诗文

牟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