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

· 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首:头发变白,指年老。
  • 孤城:孤立的城池,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 江敛:江水退去。
  • 洲渚:江中的小岛。
  • 天虚:天空显得空旷。
  • 风物:风景。
  • 沧溟:大海。
  • 衰谢:衰老凋零。
  • 朱绂:红色的官服,这里指官职。
  • 平生:一生。
  • 羽翮:鸟的翅膀。

翻译

我独自坐着,白发苍苍,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愁,背靠着孤立的城池,倚着拐杖。江水退去,露出了江中的小岛,天空显得空旷,风景清幽。面对着广阔的大海,我感到自己的衰老和凋零,红色的官服也辜负了我一生的追求。我仰望着黄昏时分归巢的鸟儿,它们轻巧地飞入林中,翅膀轻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晚年的孤独和哀愁。诗中,“白首”、“孤城”、“衰谢”等词语,都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最后,诗人以羡慕黄昏归巢的鸟儿作结,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衬出自己现实的无奈和沉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晚年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