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五首

· 杜甫
长陵锐头儿,出猎待明发。 骍弓金爪镝,白马蹴微雪。 未知所驰逐,但见暮光灭。 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陵:指汉高祖刘邦的陵墓,这里借指长安。
  • 锐头儿:形容人的头尖,这里指的是猎人。
  • 明发:天明出发。
  • 骍(xīng)弓:红色的弓。
  • 金爪镝(dí):金属制成的箭头。
  • 蹴(cù):踏。
  • 驰逐:追逐。
  •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杖,代表身份和权力。

翻译

长安的尖头猎人,天一亮就出发去打猎。 他手持红色的弓,箭头是金属制成的,骑着白马踏过微雪。 我不知道他在追逐什么,只看见暮色渐渐消失。 归来时,他悬挂着两只狼,家门口挂着代表身份的旌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长安城外猎人出猎的情景。诗中,“长陵锐头儿”形象地勾勒出了猎人的特征,而“骍弓金爪镝,白马蹴微雪”则生动地描绘了猎人装备的精良和出猎时的英姿。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未知所驰逐,但见暮光灭”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猎人行动的神秘,最后以“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作为结尾,既展示了猎人的收获,也暗示了他的社会地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一个侧面。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