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 杜甫
绝域三冬暮,浮生一病身。 感深辞舅氏,别后见何人。 飘缈苍梧帝,推迁孟母邻。 昏昏阻云水,侧望苦伤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绝域:极远的地方。
  • 三冬:指冬季的三个月,即整个冬天。
  • 浮生:指人生,含有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意味。
  • 感深:深感。
  • :告别。
  • 飘缈:形容遥远而模糊不清。
  • 苍梧帝:指传说中的舜帝,据说他死后葬在苍梧之野。
  • 推迁:变迁,迁移。
  • 孟母邻:指孟母三迁的故事,比喻为了子女的教育而迁居。
  • 昏昏:形容心情沉重,神志不清。
  • :阻隔。
  • 侧望:斜着眼睛望,形容心情的无奈和痛苦。

翻译

在遥远的边疆,度过整个冬天的黄昏,我这病弱的身躯,感受着生命的无常。 深感舅舅的关怀,告别之后,我将独自面对谁呢? 舜帝的墓地苍梧,遥远而模糊,孟母为了教育子女而迁居的邻居,也随着时光变迁,远离了我。 心情沉重,被云水阻隔,斜眼望去,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边疆病中送别舅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舅舅的深情告别和对未来孤独生活的忧虑。诗中,“绝域”、“浮生”、“飘缈”等词语,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凄凉。通过“苍梧帝”和“孟母邻”的典故,诗人抒发了对过去和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杜甫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卓越的诗歌才华。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