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相疑行

· 杜甫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皓白(hào bái):形容头发非常白。
  • 三赋:指杜甫献给唐玄宗的三篇赋文。
  • 蓬莱宫:唐代皇宫的一部分,这里指皇帝的居所。
  • 辉赫(huī hè):显赫,声名显赫。
  • 集贤学士:唐代的一种官职,负责文学和学术事务。
  • 如堵墙:形容人多,像墙一样密集。
  • 中书堂:唐代处理政务的地方。
  • 末契:晚年。
  • 输心:真心相待。
  • 寄谢:寄托感谢之情。
  • 悠悠:众多。
  • 不争好恶:不计较是非对错。

翻译

男子一生未能有所成就,头发已经皓白,牙齿也快要脱落,真是可惜。 回忆起曾经向蓬莱宫献上三篇赋文,自己都惊讶于一日之间的声名显赫。 集贤学士们像堵墙一样围观,看我在中书堂挥毫落笔。 往昔的文采能够打动君主,如今却因饥寒而匆匆赶路。 晚年将希望寄托于年轻人,当面真心相待,背后却被人嘲笑。 寄语世上众多的年轻人,不要计较是非对错,不要相互猜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杜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从年轻时的才华横溢到晚年时的落魄,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受。他告诫年轻人不要相互猜疑,体现了杜甫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宽广胸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杜甫晚年诗歌中的佳作。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