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

· 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萼(zǐ è):紫色的花萼,这里指紫色的花朵。
  • 黄须:黄色的花蕊。
  • 潘安县:指潘安,古代美男子,这里比喻美丽的景色。
  • 卫玠:古代美男子,这里比喻值得欣赏的事物。

翻译

紫色的花朵簇拥着千朵花蕊,黄色的花蕊照耀着万朵花朵。 突然间,我怀疑自己行走在暮色中的细雨里,又为何会进入朝霞之中。 这景象恐怕是如潘安县般美丽,足以让卫玠的车马停留欣赏。 我深知这美丽的颜色,不应该让它沦为泥土中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前繁花似锦的景象,通过“紫萼”、“黄须”等色彩鲜明的词语,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绚烂多彩。诗中“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一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暮雨与朝霞并置,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希望这些美丽的花朵不要被埋没在尘埃之中,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珍视。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