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四首

· 杜甫
楚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 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鸥饥。 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杼悲。 繁忧不自整,终日洒如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雨:楚地的雨。
  • 石苔:石头上的苔藓。
  • :生长。
  • 京华:京城,这里指长安。
  • 消息迟:消息传递缓慢。
  • 山寒:山中寒冷。
  • 青兕(sì):一种野牛,这里指野牛的叫声。
  • 江晚:江边的傍晚。
  • 白鸥:一种水鸟。
  • :饥饿。
  • 神女:神话中的仙女。
  • 花钿(diàn):古代妇女戴在头上的装饰品。
  • :掉落。
  • 鲛人:神话中的人鱼。
  • 织杼(zhù):织布的梭子,这里指织布。
  • :悲伤。
  • 繁忧:繁多的忧愁。
  • 不自整:无法自我整理。
  • 终日:整天。
  • 洒如丝:形容雨丝细密。

翻译

楚地的雨滋润着石头上的苔藓,京城的消息传递得缓慢。 山中寒冷,野牛的叫声回荡,江边的傍晚,白鸥饥饿地飞翔。 神话中的仙女,头上的花钿掉落,人鱼在悲伤中织布。 繁多的忧愁无法自我整理,整日里,雨丝如细丝般洒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雨中的山水画卷,通过楚雨、山寒、江晚等自然景象,以及神女、鲛人等神话元素,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愁和对远方消息的期盼。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山寒青兕叫”与“江晚白鸥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杼悲”则通过神话人物的悲伤,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沉与韵味。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