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佐

· 杜甫
中丞问俗画熊频,爱弟传书彩鹢新。 迁转五州防禦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 报与惠连诗不惜,知吾斑鬓总如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丞:古代官名,这里指柏二别驾的兄长。
  • 问俗:询问风俗,指了解民情。
  • 画熊频:频繁地画熊,熊是古代象征勇猛的动物,这里指中丞频繁地出巡。
  • 彩鹢:古代船头常画鹢鸟,这里指书信。
  • 迁转:调动官职。
  • 五州防禦使:指掌管五个州的军事防禦的官职。
  • 起居:问候生活起居。
  • 八座太夫人:指卫尚书的母亲,八座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 楚宫腊:楚地的宫廷在腊月举行祭祀。
  • 荆门水:指荆门的水路,荆门是地名。
  • 白帝云:白帝城附近的云雾,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
  • 碧海春:碧海般的春色,形容景色美丽。
  • 惠连:人名,可能是杜甫的从弟。
  • 斑鬓:斑白的鬓发。

翻译

中丞频繁地出巡了解民情,他的弟弟传来新书信,色彩鲜艳如鹢鸟。他被调任为掌管五个州的防禦使,同时问候卫尚书母亲的起居。楚地的宫廷在腊月送别荆门的水路,白帝城的云雾中似乎偷来了碧海般的春色。我写信给惠连,不惜诗句,只希望你知道我斑白的鬓发已如银丝。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从弟的,诗中表达了对从弟的关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画熊频”、“彩鹢新”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中丞的忙碌和书信的新鲜。后两句通过对楚宫腊月和白帝城春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结尾的“斑鬓总如银”则是诗人对自己年老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厚功底和丰富情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