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贾明府见访

· 戎昱
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 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 同人愿得长携手,久客深思一破颜。 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洛阳才子:指有才华的人,这里特指贾明府。
  • 柴关:柴门,指贫寒之家。
  • 浊酒:未经过滤的酒,泛指质量不高的酒。
  • 菊也斑:指菊花虽在贫家,也开得斑斓多彩。
  • 同人:志同道合的朋友。
  • 久客:长期在外的人。
  • 破颜:开颜,指心情愉快。
  • 孟嘉吹帽落:孟嘉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在重阳节登高时,风吹落了他的帽子,后来成为登高的典故。
  • 龙山:古代有名的登高胜地。

翻译

独自掩上简陋的门,享受秋日的宁静,洛阳的才子来访我的柴门。 不要嫌弃这浊酒,你须得一醉方休,虽然我家贫,菊花却也开得斑斓。 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希望长久携手同行,长期在外的人深感思乡,一旦开颜便心情愉快。 却嘲笑孟嘉当年帽子被风吹落,登高何必非要去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独自享受宁静,洛阳的才子来访,带来了欢乐和慰藉。诗中,诗人以自家的贫寒和浊酒为背景,却以菊花的斑斓和友人的情谊为亮点,表达了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快乐和满足。末句以孟嘉的典故自嘲,表达了诗人对登高赏秋的独特见解,不必拘泥于名山大川,只要有心,何处不是风景。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戎昱

戎昱(róngyù),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1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