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二

· 杜甫
细软青丝履,光明白氎巾。 深藏供老宿,取用及吾身。 自顾转无趣,交情何尚新。 道林才不世,惠远德过人。 雨泻暮檐竹,风吹青井芹。 天阴对图画,最觉润龙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细软:柔软细致。
  • 青丝履:用青色丝线编织的鞋子。
  • 光明:明亮。
  • 白氎巾:白色的细棉布巾。
  • 深藏:珍藏。
  • :供养。
  • 老宿:年老的僧人。
  • 取用:使用。
  • 吾身:自己。
  • 自顾:自我反省。
  • 转无趣:变得无味。
  • 交情:友情。
  • 何尚新:为何还这么新鲜。
  • 道林:指高僧。
  • 才不世:才华非凡。
  • 惠远:指有恩惠且远大。
  • 德过人:德行超过常人。
  • 雨泻:雨水倾泻。
  • 暮檐竹:傍晚屋檐下的竹子。
  • 青井芹:青色的井边芹菜。
  • 天阴:天空阴沉。
  • 图画:指自然景色。
  • 润龙鳞:使龙鳞显得湿润,比喻景色湿润有光泽。

翻译

穿着柔软细致的青丝鞋,披着明亮洁净的白棉布巾。 这些珍贵的物品原本是供养年老僧人的,现在却用在了我的身上。 自我反省,生活变得无味,但与朋友的友情为何依然新鲜? 高僧的才华非凡,他们的恩惠和德行远超常人。 雨水倾泻在傍晚屋檐下的竹子上,风吹动着青色井边的芹菜。 天空阴沉,对着这样的自然景色,感觉最能使龙鳞般的景色显得湿润有光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大云寺赞公房的所见所感。诗中,杜甫通过对细软青丝履和光明白氎巾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些珍贵物品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雨泻暮檐竹、风吹青井芹,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才华和自然美的赞美。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