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从孙崇简

· 杜甫
嵯峨白帝城东西,南有龙湫北虎溪。 吾孙骑曹不骑马,业学尸乡多养鸡。 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 与汝林居未相失,近身药裹酒长携。 牧竖樵童亦无赖,莫令斩断青云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龙湫:指龙潭,传说中龙居住的深潭。
  • 虎溪:溪名,传说中有虎出没。
  • 骑曹:指担任骑曹参军的官职。
  • 尸乡:地名,传说中黄帝的葬地。
  • 庞公:指庞德公,东汉末年隐士。
  • 武陵:地名,今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 林居:指隐居山林。
  • 药裹:指携带的药物。
  • 牧竖:放牧的小孩。
  • 樵童:砍柴的小孩。
  • 无赖:此处指顽皮、淘气。
  • 青云梯:比喻仕途升迁的途径。

翻译

白帝城东高西险,南有龙潭北虎溪。 我的孙子任骑曹,却不骑马,学在尸乡多养鸡。 庞德公隐居时全家都去,武陵的春树让他人迷失。 与你同在林中居住,未曾相离,身边常带着药和酒。 放牧的小孩和砍柴的童子都顽皮,不要让他们斩断通往青云的梯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寄给他的从孙崇简的,诗中描绘了白帝城的自然景观,并通过对比庞德公的隐居生活和武陵的春树,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吾孙骑曹不骑马,业学尸乡多养鸡”一句,既显示了崇简的淡泊名利,也反映了杜甫对简朴生活的推崇。最后两句则是对崇简的劝诫,希望他不要被世俗所累,保持清高的志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晚年的隐逸情怀和对后代的期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