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左掖:唐代中央政府的门下省,因其在宫殿左侧,故称左掖。
- 昼刻:白天的时间。
- 传呼:传令呼叫。
- 春旗:春天的旗帜,此处指朝廷的旗帜。
- 簇仗:排列整齐的仪仗队。
- 退朝:官员结束朝会后离开。
- 花底:花下。
- 归院:回到自己的官署。
- 柳边迷:在柳树旁迷失方向,形容归途中的迷茫。
- 楼雪:屋顶上的积雪。
- 融城湿:融化后的雪水使城市显得湿润。
- 宫云:宫殿上空的云。
- 去殿低:云层低垂,似乎与宫殿相接。
- 避人:避开人群。
- 焚谏草:烧掉上书的草稿,表示保密。
- 骑马欲鸡栖:骑马回家,此时已是傍晚,鸡已归巢。
翻译
白天的时间短暂,传令的声音也显得急促。春天的旗帜在整齐的仪仗队中飘扬。朝会结束后,官员们在花下散去,归途中在柳树旁感到迷茫。屋顶的积雪融化,城市因此显得湿润,宫殿上空的云层低垂,仿佛与宫殿相连。避开人群,我烧掉了上书的草稿,骑马回家时,天色已晚,鸡已归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春日傍晚离开朝廷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感受和对归途的迷茫。诗中“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一句,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结尾的“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则透露出诗人对朝政的无奈和对归家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