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阴

· 杜甫
方冬合沓玄阴塞,昨日晚晴今日黑。万里飞蓬映天过,孤城树羽扬风直。 江涛簸岸黄沙走,云雪埋山苍兕吼。君不见夔子之国杜陵翁,牙齿半落左耳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合沓(hé tà):重叠,聚集。
  • 玄阴:深沉的阴气,指严冬。
  • :充满,充斥。
  • 飞蓬:随风飘散的蓬草。
  • 树羽:树上的羽毛,形容风大。
  • (bǒ):摇动,颠簸。
  • 苍兕(sì):古代传说中的水兽,善奔突,能覆舟。
  • 夔子之国:指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
  • 杜陵翁:杜甫自号。

翻译

方至冬日,重重的阴云密布天空,昨日还晴朗,今日却昏暗无光。万里之外,飞蓬随风飘过天际,孤城中,树上的羽毛被风吹得直立。江水波涛汹涌,岸边的黄沙被卷走,云雪覆盖山峦,苍兕在山中吼叫。你可曾见过夔州的杜陵老翁,牙齿已半落,左耳也已失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阴沉的景象,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天气变化,突出了自然界的无常和变幻。诗中运用了飞蓬、树羽等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力量和孤城的荒凉。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江涛和云雪,进一步加深了场景的壮阔和凄凉。最后,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提到自己的衰老,增添了一丝哀愁和自省的色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