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 杜甫
贤豪赞经纶,功成空名垂。 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 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 众中见毛骨,犹是麒麟儿。 磊落贞观事,致君朴直词。 家声盖六合,行色何其微。 遇我苍吾阴,忽惊会面稀。 议论有馀地,公侯来未迟。 虚思黄金贵,自笑青云期。 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 季子黑貂敝,得无妻嫂欺。 尚为诸侯客,独屈州县卑。 南游炎海甸,浩荡从此辞。 穷途仗神道,世乱轻土宜。 解帆岁云暮,可与春风归。 出入朱门家,华屋刻蛟螭。 玉食亚王者,乐张游子悲。 侍婢艳倾城,绡绮轻雾霏。 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 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 两情顾盼合,珠碧赠于斯。 上贵见肝胆,下贵不相疑。 心事披写间,气酣达所为。 错挥铁如意,莫避珊瑚枝。 始兼逸迈兴,终慎宾主仪。 戎马闇天宇,呜呼生别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纶(jīng lún):指治理国家大事。
  • 空名垂:名声虽大,但无实际成就。
  • 不振耀:未能显赫。
  • 毛骨:指人的气质和骨骼,比喻人的本质。
  • 麒麟儿:比喻杰出的人才。
  • 磊落:正直坦率。
  • 贞观:唐太宗的年号,此指贞观之治。
  • 致君:辅佐君王。
  • 朴直:朴实直率。
  • 家声:家族的名声。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 行色:出行时的情景。
  • 苍吾阴:地名,指苍梧山的北面。
  • 馀地:余地,指还有发展的空间。
  • 青云期:指期望达到高位。
  • 长卿:司马相如的字,此指杜甫自比。
  • 病渴:指司马相如的消渴病。
  • 武帝:汉武帝,此指当时的皇帝。
  • 季子:指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 黑貂敝:指苏秦贫穷时穿的黑貂皮衣破旧。
  • 妻嫂欺:指苏秦未发达时,家人对他的轻视。
  • 诸侯客:指在诸侯国中做客。
  • 州县卑:指在州县中地位低下。
  • 炎海甸:指南方的炎热地区。
  • 仗神道:依靠神明的指引。
  • 轻土宜:不重视土地的适宜性。
  • 解帆:指船只解开帆索,准备起航。
  • 岁云暮:年底。
  • 朱门家:指富贵人家。
  • 华屋:华丽的房屋。
  • 玉食:指精美的食物。
  • 亚王者:仅次于王者的地位。
  • 乐张:音乐和宴饮。
  • 游子悲:指出行者的悲伤。
  • 艳倾城:指美女。
  • 绡绮:轻薄华丽的丝织品。
  • 琥珀钟:琥珀制成的酒杯。
  • 双逶迤:双双曲折前行,指宴会上的酒令。
  • 新欢:新交的朋友。
  • 继明烛:继续点亮的蜡烛,指宴会持续到深夜。
  • 梁栋:指房屋的梁和柱。
  • 星辰飞:比喻宴会的热闹和光彩。
  • 顾盼合:相互注视,意气相投。
  • 珠碧:珍贵的宝石。
  • 上贵:指地位高的人。
  • 下贵:指地位低的人。
  • 心事披写:坦诚地表达心事。
  • 气酣:情绪高涨。
  • 铁如意:铁制的如意,一种装饰品。
  • 珊瑚枝:珊瑚制成的枝状装饰品。
  • 逸迈兴:超脱世俗的兴致。
  • 宾主仪:宾主之间的礼仪。
  • 戎马:指战争。
  • 闇天宇:天空昏暗,比喻时局动荡。
  • 生别离:活着的离别。

翻译

贤能豪杰辅佐国家,功成后名声虽大却无实际成就。子孙未能显赫,历代都有这样的情况。郑公的四世孙,长大后常受饥饿之苦。在众人中见到他的气质和骨骼,仍像是杰出的人才。他正直坦率地参与贞观之治,用朴实直率的言辞辅佐君王。家族的名声遍布天下,但他出行的情景却显得微不足道。在苍梧山的北面遇到我,忽然惊讶地发现我们见面的机会如此稀少。我们的议论还有发展的空间,公侯的到来也不会太迟。我空想黄金的珍贵,自嘲对高位的期望。我像久病的司马相如,与武帝同时代。我像贫穷的苏秦,是否也会受到妻嫂的轻视。我尚且是诸侯的客人,却独自屈居于州县之中。我将南游至炎热的南方,从此浩荡地告别。在穷途中依靠神明的指引,世乱中不重视土地的适宜性。在年底解开帆索,可与春风一同归来。出入富贵人家,华丽的房屋雕刻着蛟龙。精美的食物仅次于王者,音乐和宴饮中游子的悲伤。美女如倾城,轻薄华丽的丝织品如雾霏。掌中的琥珀酒杯,宴会上的酒令双双曲折前行。新交的朋友继续点亮的蜡烛,宴会的热闹和光彩如同星辰飞舞。我们的目光相互注视,意气相投,珍贵的宝石赠予彼此。地位高的人看重肝胆相照,地位低的人不相互猜疑。坦诚地表达心事,情绪高涨地表达所为。错挥铁如意,不避珊瑚枝。开始时兼有超脱世俗的兴致,最终谨慎地遵守宾主之间的礼仪。战争使天空昏暗,呜呼,活着的离别。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别魏六丈佑少府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时局的忧虑。杜甫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命运,反映了自己和友人的境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厚功底和人文关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