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 杜甫
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 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 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井邑:村庄。
  • 云根:山脚。
  • 淹泊:停留。
  • 独园:指寺院。

翻译

在忠州的三峡之内,村庄聚集在山脚边。 小市集上人们常为米粮争抢,孤立的城池早早关闭了城门。 空自看着过往旅客流下的泪水,却难以寻觅到主人的恩惠。 停留在此仍忧愁着虎患,深居简出则依赖于这寺院的宁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忠州龙兴寺所在地的荒凉景象和居民的艰辛生活。诗中,“井邑聚云根”形象地勾勒出了村庄依山而建的地理特征,“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则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物资匮乏、生活困顿的现实。后两句“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抒发了诗人对当地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漠视民生的不满。最后,“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表达了诗人在此停留时的忧虑与对寺院宁静生活的依赖,体现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