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峡

· 杜甫
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 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 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 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 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昨忆踰陇坂,高秋视吴岳。 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 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阳峡: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境内。
  • 塞外:边塞之外,指边疆地区。
  • :更加。
  • 冈峦:连绵起伏的山丘。
  • 经亘:连绵不断。
  • 参错:交错。
  • 硖角:山峡的角落。
  • 壁面削:形容山壁陡峭如削。
  • 溪西:溪流的西边。
  • 奋怒:形容石头像发怒一样。
  • 日车: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马车,这里指太阳。
  • 坤轴:古代神话中支撑大地的轴,这里指大地。
  • 魑魅:山林中的妖怪。
  • 啸有风:形容妖怪的叫声如同风声。
  • 霜霰:霜和雪珠。
  • 浩漠漠:广阔无边的样子。
  • 陇坂:陇山的山坡。
  • 吴岳:古代山名,在今陕西省境内。
  • 莲华:即莲花,这里指莲花峰,山名。
  •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省境内。
  • 超然:超脱世俗的样子。
  • :相等,比得上。
  • 殷寥廓:深远广阔。
  • 突兀:高耸突出的样子。
  • 趁人:追赶人。
  • 冥莫:幽暗不明。

翻译

在塞外,我厌倦了那里的山,南行的道路更加险恶。 山丘连绵不断,云水交错。 树林远处的山峡角落,天空狭窄,山壁陡峭如削。 溪流西边的五里石,像发怒一样向我落下。 仰望太阳的侧面,俯视担心大地会脆弱。 山林中的妖怪叫声如风,霜雪广阔无边。 回忆昨天翻越陇山的山坡,秋天时我看到了吴岳。 向东嘲笑莲花峰的低矮,向北知道崆峒山的薄弱。 超脱世俗地比拟壮观的景象,已经说它深远广阔。 高耸突出的山峰仍然追赶着人,到了这里我感叹幽暗不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青阳峡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塞外山川的险峻和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冈峦相经亘”、“天窄壁面削”等,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连绵和险峻。同时,诗人的内心感受也通过“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等句得以深刻表达,体现了杜甫诗歌中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整首诗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途的反思,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厚内涵和艺术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