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隘

· 杜甫
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 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水有远湖树,人今何处船。 青山各在眼,却望峡中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峡隘(xiá ài):指峡谷的狭窄之处。
  • 江陵府:古代地名,今湖北省荆州市。
  • 云沙:指云雾和沙尘,形容景色的朦胧。
  • 眇然(miǎo rán):形容景色深远而模糊。
  • 白鱼:指白色的鱼,这里形容鱼的颜色和质地。
  • 切玉:比喻白鱼如玉一般洁白且质地细腻。
  • 朱橘:红色的橘子。
  • 不论钱:形容朱橘丰富,价值不高。
  • 远湖树:远处湖边的树。
  • 青山:青翠的山峦。
  • 却望:回头望。

翻译

听说江陵府的景色,云雾和沙尘交织,显得宁静而遥远。 那里的白鱼洁白如玉,质地细腻,朱红的橘子丰富到不值钱。 湖边的树木遥不可及,人们现在又在哪条船上呢? 青翠的山峦各自映入眼帘,而我却回头望向峡谷中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陵府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通过“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等句,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的富饶。诗中“水有远湖树,人今何处船”则带出了诗人对远方和未知的向往。结尾的“青山各在眼,却望峡中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峡谷深邃天空的无限遐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