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阁

· 杜甫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 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 汎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阁:用草搭建的小屋。
  • 临无地:面临深渊,形容地势险峻。
  •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门。
  • 回夜水:指鱼龙在夜间回到水中。
  • 动秋山:形容星月之光在秋山上闪动。
  • 久露:长时间的露水。
  • 高云:高空的云。
  • 汎舟:泛舟,即划船。
  • 小妇:年轻的女子。
  • 飘泊:流浪不定。
  • 损红颜:使年轻女子的容颜受损。

翻译

草阁搭建在险峻之地,柴门从不关闭。 鱼龙在夜晚回到水中,星月之光在秋山上闪烁。 长时间的露水使草木初湿,高空的云薄薄地未曾散去。 我惭愧地泛舟,因为我的流浪使年轻女子的容颜受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景象。杜甫通过“草阁临无地”和“柴扉永不关”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诗中的自然景象“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以及“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都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秋夜的深邃与变化。最后两句“汎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流浪生活的自责和对年轻女子命运的同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