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白帝城二首

· 杜甫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 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 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城:指白帝城,因其位于长江边上,故称江城。
  • 变态:指自然景色的变化。
  • 天欲:天意似乎。
  • 今朝:今天。
  • 山归:山中的景象。
  • 万古春:永恒的春天。
  • 英雄馀事业:英雄留下的功业。
  • 衰迈:衰老。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取醉:借酒消愁。
  • 他乡客:在外的游子。
  • 相逢故国人:遇到来自故乡的人。
  • 兵戈:战争。
  • 赋敛:税收。
  • 强输秦:强行征收送往秦地(指长安)。
  • 烦形胜:对自然风光感到厌烦。
  • 深惭畏损神:深感羞愧,担心精神受损。

翻译

白帝城坐落于江边,每次登临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每一次都是新的体验。 天意似乎要在今天下雨,山中的景象则像是永恒的春天。 英雄们留下的功业依旧,而我已衰老,长久地被世俗纷扰所困。 在他乡借酒消愁,偶然遇到来自故乡的人。 战争仍在围绕着蜀地,税收被强行送往长安。 我并非对这里的自然风光感到厌烦,而是深感羞愧,担心精神受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登白帝城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变化和自身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与对个人衰老的感慨。诗中“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而“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则透露出对往昔英雄时代的追忆与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最后,诗人通过对战争和税收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精神状态的担忧,体现了杜甫诗歌中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