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 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 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 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分功定:指月亮按照自然规律运行,有其固定的盈缺变化。
  • 缺又盈:指月亮的形状从缺损到圆满的变化。
  • 皎洁:明亮洁白。
  • 四海:指全国各地。
  • 澄清:清澈明亮,这里形容月光照耀下的世界。
  • 风微起:微风开始吹拂。
  • 寒过:寒意经过。
  • 雪乍倾:雪突然落下。
  • 孤高:高远孤独,形容月亮的形象。
  • 吟赏:吟咏欣赏。
  • 牵情:牵动情感。

翻译

自古以来,月亮就按照固定的规律运行,从缺损到圆满。 一夜之间,月亮变得明亮洁白,照亮了整个世界,使之清澈明亮。 静静地感觉到微风开始吹拂,寒意经过,雪突然落下。 这样高远孤独的景象难得一见,吟咏欣赏之时,情感被深深牵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的美丽景象,通过月亮的盈缺变化、皎洁的光辉以及周围环境的微妙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欣赏和情感牵动。诗中“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展现了月光的普照之美,而“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则抒发了诗人对这难得一见的景象的感慨和情感共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验。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