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有感
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
渐添衾簟爽,顿觉梦魂清。
暗促莲开艳,乍催蝉发声。
雨降炎气减,竹引冷烟生。
戍客添归思,行人怯远程。
未逢征雁下,渐听夜砧鸣。
张翰思鲈兴,班姬咏扇情。
音尘两难问,蛩砌月空明。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衾簟(qīn diàn):指被子和竹席。
- 莲开艳:指莲花盛开,色彩艳丽。
- 蝉发声:指蝉开始鸣叫。
- 炎气减:指炎热的气息减弱。
- 冷烟生:指冷凉的烟雾升起。
- 戍客:指驻守边疆的士兵。
- 归思:指思乡之情。
- 行人:指出行的人。
- 怯远程:害怕远行。
- 征雁:指南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远行或传递消息。
- 夜砧鸣:指夜晚捣衣的声音,砧是捣衣石。
- 张翰思鲈兴:张翰是西晋文学家,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隐。
- 班姬咏扇情:班姬指班昭,东汉女文学家,咏扇情指她所作的《怨歌行》中对扇子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哀愁。
- 音尘:指消息或音信。
- 蛩砌:指蟋蟀在台阶下鸣叫。
翻译
秋天的凉意降临到门巷,高大的梧桐树上,一片叶子惊落。 渐渐地,被子和竹席带来了凉爽,顿时感觉梦魂也变得清新。 暗暗催促着莲花盛开,色彩艳丽,突然间蝉也开始鸣叫。 雨水降下,炎热的气息减弱,竹林中冷凉的烟雾升起。 驻守边疆的士兵增添了思乡之情,出行的人害怕远行。 没有征雁南飞,渐渐地夜晚捣衣的声音响起。 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隐,班昭咏扇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哀愁。 消息难以询问,蟋蟀在台阶下鸣叫,月光空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新秋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人的情感。诗中,“高梧一叶惊”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到来,而“渐添衾簟爽”则传达了秋凉的舒适感。后文通过对莲花、蝉声、雨水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诗的结尾通过对张翰和班昭的典故的引用,抒发了对家乡和青春的怀念,以及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