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

· 李频
宦途从不问,身事觉无差。 华发初生女,沧洲未有家。 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 别访栖禅侣,相期语劫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宦途:指仕途,官场。
  • 华发:指白发,表示年老。
  • 沧洲:指隐居的地方,也泛指江湖。
  • 洞穴:这里比喻隐居或修行的地方。
  • 终老:指一生到老。
  • 旷桑麻:指远离尘嚣,过着田园生活。
  • 栖禅侣:指一起修禅的伙伴。
  • 劫沙:佛教用语,指极长的时间,比喻世事无常。

翻译

在官场上我从不问津,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不错。 如今白发初生,却还未在江湖中安家。 我反而开始向往隐居的洞穴,希望一生能远离尘嚣,过着田园生活。 我想去拜访那些一起修禅的伙伴,与他们相约谈论世事的无常。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屑一顾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宦途从不问”一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漠态度。而“华发初生女,沧洲未有家”则进一步以自身的老去和未安家的现状,来对比官场的虚无和隐居生活的宁静。后两句“却闲思洞穴,终老旷桑麻”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最后,诗人希望与修禅的伙伴相聚,共同探讨世事的无常,这既是对隐居生活的进一步向往,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