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鶱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
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
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网罗求。
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韝。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者:指猎人。
- 腊后:指农历十二月之后。
- 鶱飞:振翅高飞。
- 劲翮:强健的翅膀。
- 眇:远。
- 下韝:指驯鹰时戴在鹰臂上的皮套。
- 鹏碍九天:比喻极大的障碍。
- 兔藏三穴:比喻多处藏身,难以捕捉。
翻译
听说近山中有白黑二鹰,猎人久寻却未能捕获。王监认为这两只鹰的毛骨与众不同,担心它们在腊月后春天到来时,振翅高飞,避开暖风,强健的翅膀渴望秋天的凉爽,远飞得无影无踪。请我为此赋诗。
白雪般飞翔,玉立于清秋之中,不惜奇异的羽毛恣意远游。 在野外,它们的力量足以打破心力的极限,千人为何还要用网罗去追求。 一生自猎,知晓自己无敌,百次争斗中,耻于屈服于下韝。 面对九天之上的大鹏,须要退避,而兔子藏于三穴,也不必过于深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黑二鹰的非凡气质和猎人对其的渴望。诗中,“雪飞玉立”形象地描绘了鹰的洁白与高傲,“不惜奇毛恣远游”则表达了鹰的自由与不羁。后文通过对比鹰的强大与猎人的无奈,以及鹰与大鹏、兔子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鹰的非凡与猎人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