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雪

· 杜甫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 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 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 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雪:指南方下的雪。
  • 不到地:指雪下得不大,没有覆盖地面。
  • 青崖:青色的山崖。
  • 沾未消:沾在山崖上的雪还未融化。
  • 向日薄:向着太阳,显得稀薄。
  • 脉脉:形容水流或情感的连绵不断。
  • 去人遥:远离人烟。
  • 冬热:指冬天异常温暖。
  • 鸳鸯病:比喻夫妻或情侣因环境不适而生病。
  • 峡深:深邃的峡谷。
  • 豺虎骄:豺狼和老虎显得骄傲或凶猛。
  • 愁边:忧愁的边缘。
  • 江水:指江河的水。
  • 焉得:怎能。
  • 北之朝:向北的方向。

翻译

南方的雪下得不大,没有覆盖地面,只是轻轻地沾在青色的山崖上,还未融化。 雪在阳光下显得稀薄,水流连绵不断,远离了人烟。 冬天异常温暖,使得鸳鸯因环境不适而生病,深邃的峡谷中,豺狼和老虎显得凶猛。 在忧愁的边缘,有江水流淌,我怎能向北而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冬日的景象,通过“南雪不到地”和“青崖沾未消”表达了雪的轻盈和稀少,与北方的大雪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运用了对仗和象征,既描绘了气候的异常,又隐喻了环境的险恶。结尾的“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则抒发了诗人对北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