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

· 杜甫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崔五侍御:姓崔的第五位侍御史,具体名字不详。
  • 高彭州:指高适,当时任彭州刺史。
  • 百年已过半:指人生已过半百,即五十岁。
  • 秋至:秋天到来。
  • :变得。
  • 饥寒:饥饿和寒冷。
  • 为问:请问。
  • 彭州牧:彭州的行政长官,这里指高适。
  • 救急难:救助急迫的困难。

翻译

人生已经过半百,秋天到来,生活变得饥寒交迫。 请问彭州的行政长官高适,何时能救助我这急迫的困难?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贫困潦倒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朋友的求助。诗中“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困境,而“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则直白地表达了他对高适的期待和求助。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友情的珍视。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