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 杜甫
此老已云殁,邻人嗟亦休。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妻子寄他食,园林非昔游。 空馀穗帷在,淅淅野风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斛斯校书:指斛斯融,杜甫的朋友,曾任校书郎。
  • (mò):去世。
  • 宣室:指朝廷的召见。
  • 茂陵:地名,此处可能指斛斯融的墓地。
  • 穗帷:灵柩前的帐幕。
  • 淅淅:形容风声。

翻译

这位老人已经去世,邻居们也都叹息不已。 他终究没有得到朝廷的召见,只有墓地上的请求。 他的妻子和孩子寄居在别处,园林已不再是昔日游玩的地方。 只剩下灵柩前的帐幕,伴随着秋日野风淅淅作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已故友人斛斯融的哀悼之作。诗中,杜甫表达了对斛斯融生前未能得到朝廷重用的遗憾,以及对其逝世后家庭和园林变迁的感慨。通过“空馀穗帷在,淅淅野风秋”的描写,杜甫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加深了对友人逝世的哀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