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三首

· 杜甫
子弟犹深入,关城未解围。 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 辩士安边策,元戎决胜威。 今朝乌鹊喜,欲报凯歌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蚕崖:地名,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北。
  • 铁马:指装备精良的骑兵。
  • 灌口:地名,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
  • 辩士:指能言善辩的谋士。
  • 元戎:主将,统帅。
  • 决胜威:决定胜负的威力。
  • 乌鹊喜:乌鹊报喜,古代认为乌鹊叫声是吉兆。
  • 凯歌:胜利的歌曲。

翻译

子弟兵仍然深入敌境,关城尚未解除围困。 蚕崖的铁骑显得瘦弱,灌口的米船也变得稀少。 辩士们正在筹划安边的策略,元帅则展现出决定胜负的威力。 今早听到乌鹊的喜讯,似乎预示着即将报捷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局势和士兵的艰苦生活,同时透露出对胜利的期待和希望。诗中通过“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战时的物资匮乏和士兵的疲惫。而“辩士安边策,元戎决胜威”则展现了智谋与武力的结合,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最后,“今朝乌鹊喜,欲报凯歌归”以乌鹊的喜讯作为吉兆,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乐观预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