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橘

· 杜甫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 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 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 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 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奚为:何为,有什么用。
  • 棠梨:一种果实酸涩的梨。
  • 蠹虫:蛀虫。
  • 采掇:采摘。
  • 爽其宜:失其时宜。
  • 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 玄冬:深冬。
  • 蓬莱殿: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居所。
  • 潇湘姿:指橘子,因湖南潇湘地区盛产橘子。
  • :丰收。
  • 玉食:指皇帝的饮食。
  • 凭陵:侵犯。
  • :责备。
  • 罪有司:指负责此事的官员。
  • 南海使:指南海地区进贡荔枝的使者。
  • 耆旧:指年老的官员或旧臣。

翻译

橘树群少生意,虽然多又有什么用呢? 可惜结的果实小,酸涩得像棠梨。 剖开全是蛀虫,采摘也失去了时宜。 这些橘子都不合口味,岂止是只剩下皮。 半死的叶子在风中萧萧作响,不忍离开故枝。 深冬霜雪堆积,何况还有回风吹袭。 曾听说蓬莱殿中,罗列着潇湘的橘子。 这些橘子一年不丰收,皇帝的饮食就失去了光辉。 盗贼还在侵犯,当君王减少膳食时。 你的病是天意,我责备负责此事的官员。 回忆起南海的使者,奔腾着献上荔枝。 百匹马死在山谷,至今老臣们仍感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病橘的描写,抒发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切。诗中,病橘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民生的困苦,而橘子的酸涩和不丰收则暗喻国家的困境。杜甫通过对橘子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同时也对那些未能尽责的官员进行了含蓄的批评。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史”的深刻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