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注释
- 瑚琏器:古代祭祀时盛放黍稷的器皿,比喻珍贵的人才。
- 华岳金天晶:华山和金天(指西方)的晶莹,比喻王公思礼的清高和才华。
- 嶷然:高大的样子。
- 秀骨清:形容人的风骨清秀。
- 友生:朋友。
- 阅书百纸尽:形容读书极多。
- 落笔四座惊:形容文笔惊人。
- 历识:经历和见识。
- 汉议:汉朝的议事。
- 胡骑:指外族的骑兵。
- 纵横:横冲直撞。
- 飞传:快速传递消息。
- 河陇:黄河和陇山之间的地方。
- 万乘:指皇帝。
- 雪涕:拭泪。
- 风悲鸣:风声悲切。
- 受词:接受命令。
- 剑阁道:四川的一条险要道路。
- 谒帝:拜见皇帝。
- 萧关城:古代关隘名。
- 寂寞云台仗:形容云台(皇帝的观景台)上的仪仗冷清。
- 飘飖沙塞旌:飘动的旗帜在边塞。
- 笳鼓:军乐。
- 凝皇情:凝聚皇帝的情感。
- 密论:秘密讨论。
- 贞观体:唐太宗贞观年间的政治体制。
- 挥发岐阳征:指挥岐阳的征战。
- 联翩:连续不断。
- 收二京:收复长安和洛阳。
- 西郊牛酒再:西郊再次举行牛酒宴。
- 原庙:指皇帝的祖庙。
- 丹青明:指祖庙的画像清晰。
- 匡汲:匡扶和汲取。
- 俄宠辱:很快经历了宠信和屈辱。
- 卫霍:卫青和霍去病,汉朝名将。
- 哀荣:悲哀和荣耀。
- 四登会府地:四次登上重要的政治舞台。
- 三掌华阳兵:三次掌握华阳的军队。
- 京兆空柳色:京兆(长安)的柳树空有其色。
- 尚书无履声:尚书(高官)的脚步声不再。
- 群乌自朝夕:乌鸦早晚自行飞翔。
- 白马休横行:白马不再横行霸道。
- 诸葛:诸葛亮。
- 文翁:文翁,汉代教育家。
- 儒化成:儒家文化的成就。
- 公来雪山重:王公来时,雪山显得沉重。
- 公去雪山轻:王公离去,雪山显得轻盈。
- 记室:记录事务的官职。
- 韬钤:军事策略。
- 延子荆:延请子荆(人名)。
- 四郊失壁垒:四周的防御工事失效。
- 虚馆开逢迎:空馆迎接。
- 玉笙:玉制的笙。
- 锦水钓:在锦江钓鱼。
- 问俗终相并:询问风俗,最终与之融合。
- 意待犬戎灭:意图等待犬戎(外族)被消灭。
- 人藏红粟盈:人们藏有丰富的粮食。
- 以兹报主愿:以此来回报主上的愿望。
- 庶或裨世程:或许能对世界的进程有所裨益。
- 炯炯一心在:明亮的心意存在。
- 沈沈二竖婴:沉重的两个竖子(指小人)困扰。
- 颜回竟短折:颜回(孔子弟子)最终早逝。
- 贾谊徒忠贞:贾谊(汉代文学家)只是忠贞。
- 飞旐:飘扬的旗帜。
- 荆衡:荆山和衡山。
- 马融笛:马融(汉代文学家)的笛声。
- 龙骧茔:龙骧(古代将军)的墓地。
-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
翻译
郑公如同珍贵的瑚琏器,拥有华山般的清高和金天的晶莹才华。早在童年时期,就已闻名于老成之名。他高大而贤明,风骨清秀,开口便能取得将相之位,小心谨慎地对待朋友。他读书极多,文笔惊人,经历和见识并非父辈所能传授,常常为正义而与邪恶力争。汉朝的议事严肃,但外族骑兵横冲直撞。消息快速从河陇传来,询问人们关于公卿的事。不知皇帝是否出现,拭泪声和风声悲切。他在剑阁接受命令,前往萧关拜见皇帝。云台上的仪仗冷清,边塞的旗帜飘动。江山间少有使者,军乐凝聚着皇帝的情感。壮士们相互凝视着血迹,忠臣们心中不平。秘密讨论贞观体制,指挥岐阳的征战。感动四方,连续收复长安和洛阳。西郊再次举行牛酒宴,皇帝的祖庙画像清晰。匡扶和汲取很快经历了宠信和屈辱,卫青和霍去病最终悲哀荣耀。四次登上重要的政治舞台,三次掌握华阳的军队。京兆的柳树空有其色,尚书的脚步声不再。乌鸦早晚自行飞翔,白马不再横行霸道。诸葛亮被蜀人所爱,文翁成就了儒家文化。王公来时,雪山显得沉重;王公离去,雪山显得轻盈。记录事务的官职得到何逊,军事策略延请子荆。四周的防御工事失效,空馆迎接。堂上指点图画,军中吹奏玉笙。岂能没有成都的美酒,忧国之心只能细斟。时常在锦江钓鱼,询问风俗,最终与之融合。意图等待犬戎被消灭,人们藏有丰富的粮食。以此来回报主上的愿望,或许能对世界的进程有所裨益。明亮的心意存在,沉重的两个竖子困扰。颜回最终早逝,贾谊只是忠贞。飘扬的旗帜出现在江汉,孤舟轻快地经过荆山和衡山。空无马融的笛声,怅望龙骧的墓地。空余老宾客,身上愧对簪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王公思礼的赞颂和怀念。诗中,杜甫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王公思礼的才华、品德和政治成就。通过对王公生平的回顾,杜甫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的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王公的颂扬,也是对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