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灞上游

· 杜甫
怅望东陵道,平生灞上游。 春浓停野骑,夜宿敞云楼。 离别人谁在,经过老自休。 眼前今古意,江汉一归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东陵道:指通往东陵的道路,东陵可能是指汉代刘邦的陵墓。
  • 平生:一生,终身。
  • 灞上: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灞水西高原上,古时为军事要地。
  • 野骑:在野外骑马。
  • 敞云楼:高大的楼阁,形容楼高入云。
  • 离别:分别,分离。
  • 经过:经历,经过的岁月。
  • 老自休:年老自然停止,指不再从事某些活动。
  • 今古意:古今的感慨。
  • 江汉:长江和汉水,泛指江河。
  • 一归舟:一只归来的船。

翻译

惆怅地望着通往东陵的道路,一生中曾多次游历灞上。 春意盎然时,停下野外的马匹,夜晚则住宿在高耸入云的楼阁中。 离别之后,还有谁在身边?经历的岁月,老去自然会停止。 眼前浮现的是古今的感慨,如同江河中的一只归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怅望东陵道”一句,即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切怀念,而“平生灞上游”则进一步以具体的地点来勾画出诗人的回忆。后两句通过对春日停马、夜宿高楼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两句“眼前今古意,江汉一归舟”则巧妙地将古今的感慨与江河中的归舟相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沉与韵味。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